01
中央大型企業集團
圖: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總部大樓
中國聯合現有員工6000多人,專業技術人員占95%以上,其中7位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院士,8位全國勘察設計大師、1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04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公司現有高級技術職稱專家1728人(含正高級工程師186人),各類國家一級注冊工程技術人員2190人次,美國項目管理專業協會(PMI)認證的項目管理專業人士(PMP)80人。
主要資質:
02
國內首批獲得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的企業
公司設有工業工程、民用工程(一、二)、能源工程、工程建設、裝備、全過程咨詢、國際工程等業務板塊。作為國內最早組建的國家大型綜合性設計單位之一,中國聯合設計了以上海電氣、東方電氣和哈爾濱電氣三大動力基地為代表的一大批國家裝備制造業骨干企業,設計和建設了300多座電廠,數以千計的標志性民用建筑。經過六十年的縱橫馳騁和市場競爭的風雨磨礪,中國聯合服務領域早已從單一的機械行業擴展到各類工業、電力、建筑、市政等二十多個行業,成為國內首批獲得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的企業。中國聯合服務方式也從工程設計向前后延伸到工程建設全過程,在繼續做精做強設計咨詢業務的同時,積極開拓工程總承包和項目管理業務,大力提升EPC能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圖源于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官網
03
攜手緯衡科技建設知識庫管理系統
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典型的提供智力產品的知識型企業,核心競爭力主要是員工或組織將自己的和別人的經驗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不斷完善內部創新體系和知識管理體系是院里目前信息化與數字化的重要基礎工作。
根據中國聯合的現況,此次知識庫建設目標為:通過多種先進技術手段,實現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原有檔案管理系統、圖書系統、OA系統與知識庫系統的全面數據集成與互通,并且逐步提升到專業的工程知識資源庫管理系統。通過建立和完善工程知識庫,快速積累、利用和創新企業知識,實現經驗傳承和保存并發展企業核心能力、縮短新人訓練的學習曲線、降低重復犯錯的機率、加快產出及設計速度、提高企業和部門的響應能力、創新能力、技能素質和生產效率;逐步提高個人能力、組織能力、企業形象,為推進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的科學發展上水平、企業轉型上臺階貢獻力量。
本項目旨在以公司各類檔案資源為基礎,建設多個檔案知識資源庫(如:工程設計項目檔案庫、科研業建檔案庫、榮譽檔案庫、知識產權檔案庫、合同檔案庫等),同時整合維普、電子國標、電子圖集等資源建設我公司知識門戶,為員工提供多種查詢、展示及利用方式,最大程度提高檔案資源利用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項目建設主要內容包括:數字化檔案知識管理系統應用平臺建設、檔案知識資源庫建設、知識門戶建設、移動端應用平臺建設、歷史圖書和檔案數據遷移和整合、與其他業務系統實現集成等。
04
啟動協同設計平臺第二期推廣
2020年,通過第一期協同平臺的建設,中國聯合第三建筑工程院各專業100多名設計人員,在平臺實現了圖層級協同設計的應用,有效提升了專業間的配合效率,減少了設計過程的錯漏碰缺難題,平臺獲得了一線人員的認可。
基于第一期協同平臺建設的全面成功驗收。2021年,中國聯合再次與緯衡科技簽訂合作協議,正式啟動第二期協同設計生產管理平臺的項目推廣。
本期項目的推廣將在中國聯合第六建筑工程院全面有序展開。中國聯合第六建筑工程院作為中國聯合設計全過程咨詢板塊的最重要部門之一,歷年承接了非常多復雜攻堅項目。為了進一步提升設計質量與設計效率,第六建筑工程院進行了三維正向設計等諸多新技術的探索應用。基于對二維三維長期并存的認識,第六建筑工程院主動與院相關部門及緯衡科技聯系,正式簽署本期項目的建設推廣協議。
本次項目建設定位于圖層級協同設計,預期在中國聯合第六建筑工程院達成以下效果:
1、標準化作業環境、有效減低錯漏碰缺;
2、版本管理,有效減少錯誤引用;
3、任務計劃明確,提高團隊配合;
4、互提管理,提高專業間配合;
5、自動生成貫標文件,完善ISO體系;
6、服務器集中儲存、保障設計過程可追溯及文件安全性。
05
國內行業知名設計單位共同選擇緯衡科技
作者:劉華躍
編輯:張麗旋
校對:吳翔鷗